alice_in_wonderland_ver6.jpg

與眾不同這四個字在成長過程絕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它代表著一種不被理解、孤獨、被排擠甚至是嘲笑,然而提姆波頓的電影一向為那些不被大眾理解想法獨特的角落小眾們帶來一絲親切的認同感,魔境夢游自然也不例外。

 timburton2.jpg

怪誕詭異、蒼白憂鬱、彌留於生死之間是提姆波頓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持著的電影風格,而這樣獨具個人風格並帶有強烈哥德文化色彩的電影影像,卻能讓提姆波頓在大眾普遍難以接受哥德文化這樣僅能於社會角落流傳的次文化帶入大眾化的商業電影文化之中,並以此打響名號,其心路歷程想必是一般人難以想像,這樣對於哥德文化或是暗黑恐怖題材的愛好,導致與現實生活脫節以及想法獨特的孤獨曾經在提姆波頓短篇黑白偶動畫文森特裏獲得了抒發,但在當時這部充斥著黑色異想的偶動畫卻遭到了禁播的命運,這樣的際遇更是為提姆波頓的孤獨與獨特添上些許傳奇的光芒。

 Main-Pic.jpg

魔境夢遊在提姆波頓電影生涯裏,可以說是評價較差的一部,甚至可能有人質疑提姆波頓的執導能力隨著年紀增長產生退化的跡象,我則是完全不這麼認為,魔境夢遊確實不是那般完美,甚至能說瑕疵處處可見,但魔境夢遊骨子裏卻是道地道地的提姆波頓,角色面無血色的慘白臉龐、樂觀到無可救藥的劇情走向、荒誕怪異的視覺風格這些都是提姆波頓的一貫作風,深入一點談甚至可以說提姆波頓藉由愛麗絲這個經典童話角色再度抒發自身怪誕基因的孤寂心境。

 tim_burton_vincent.jpg

有趣的是我把魔境夢遊看成是提姆波頓的自言自語,這樣的自言自語曾出現在上述文章所提的黑白偶動畫文森特,故事裏頭小男孩熱愛恐怖文學並有著蒼白灰暗哥德式的黑暗幻想,也因為這般獨特的想像力,文森特無法進入同年齡孩童的生活之中,並開始與現實生活脫節,魔境夢游中的愛麗絲繼承了荒誕的想像力以及特立獨行行為模式所造成的孤寂,卻更進一步討論因獨特不被大眾接受產生對自我質疑的迷失心理,進而將這種心靈的迷途之旅具體化成為魔境夢遊愛麗絲二次進入仙境追尋自我的奇幻歷險。

  3a4283e87d12c522_alice-in-wonderland-1.jpg

當然愛麗絲這個角色除了顯現想法獨特艱苦的心路歷程之外,提姆波頓還在這個角色加入女性意識抬頭的象徵性意義,好比不願因為當時男性喜好而穿上馬甲以及接受被強迫安排的家族聯姻,這些都在在顯示出愛麗絲這個角色認為女性不單單是迎合男性喜好的存在或是甘願屈就於男權之下成為男性的附屬品,而該是擁有個人想法能夠獨當一面與男性相互抗衡的存在。

 Tim Burton's Red Queen Sketch.jpg

魔境夢遊的藝術設計、服裝、化妝、視覺特效都是品質精良的上乘之作,尤其是人物設計更是散發出提姆波頓強烈的個人風格,提姆波頓的插畫或是電影裡我們總是能看見各種比例怪異、手腳細長、體型異常、臉色蒼白的人物角色,既使魔境夢遊是改編自經典童書愛麗絲夢遊仙境,提姆波頓卻依然不忘將自己鬼馬式的叛逆精神加諸於電影裡大頭紅心皇后、手長腳長的黑騎士、瞳孔放大的瘋帽子、大眼汪汪的咧嘴貓,連全片唯一正常的愛麗絲都不斷變大、縮小,來向提姆波頓特有的變形癖獻上最高的敬意。

 TimBurton_alice_dodo2.jpg

電影魔境夢遊除了以奇幻冒險故事,談論著想法獨特的人們難以被大眾認同接受的孤獨心境,觀眾還能看見許多童話故事裡頭所蘊含的寓意,愛麗絲於旅途之中所做善行得到的回報、紅心女王殘暴不仁的個性與下場,是否都跟我們小時後閱讀寓言故事裡頭告誡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口吻如出一轍,可惜的是這樣的展現方式與劇情發展,少了提姆波頓電影以往帶給觀眾的驚喜還有深刻的感動,畢竟像魔境夢遊這樣輕描淡寫的敘事方式,實在很難將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挖掘出來,我想這也是電影魔境評價偏低的主要原因。

 alice-in-wonderland-carter.jpg

白女王、紅心女王仁政與暴政的王位之爭是魔境夢遊的次要劇情,雖說白女王、紅心女王是代表著魔境世界善惡二元的領導人物,我卻在紅心女王這獲得了不小的共鳴,原因在於提姆波頓在魔境夢遊看似簡單二分法的善惡論理頭巧妙的加入人性的灰色地帶,甚至能夠說紅心女王是另一個迷途的愛麗絲,魔境夢遊電影裡紅心女王有著一顆奇大無比的頭,基於這樣的與眾不同以及角色對白談論紅心女王的言語間觀眾都能感受到其餘角色對紅心女王的歧視還有嘲笑,電影亦直接用紅心女王與黑騎士的對話展現對自我的質疑,表面上紅心女王看起來殘暴不仁,卻在電影細微的舉手投足間展現一種對同為怪異族群的善意以及直來直往的直爽性格,是什麼原因讓紅心女王轉變成魔境人人聞之色變的暴君,電影並未多做著墨,也因為如此觀眾才能有更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自我肯定是每個人人生旅途必然會出現的一道課題,無論你是平凡的大眾亦或是像提姆波頓、愛麗絲這樣想法獨特的人們,魔境夢遊將普遍存在每個人心裡頭自我質疑與不認同迷惘的心理狀態,具體化成為愛麗絲二次遊歷夢境的奇幻冒險,經過這場冒險愛麗絲從懷疑自己到肯定自己最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也經由這樣的改變愛麗絲獲得了前進的力量,或許我不能說魔境夢遊會帶給觀眾多大的感動,但提姆波頓還是將自己樂觀的電影哲學,藉由魔境夢遊傳達給觀眾。

 

後篇請見:Alice In Wonderland 魔境夢遊 白女王、紅心女王的象徵意義與提姆波頓的巧妙諷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kd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